上世纪末新文学史料:访谈录(任东华--郭龍 2015,9.初稿。 2020,8,29.订正 ) 郭龍:在新的崛起面前
发布时间:2021-06-19


o上世纪末新文学史料:访谈录(任东华--郭龍2015,9.初稿。 2020,8,29.订正 ) 郭龍:在新的崛起面前1

发布时间:2021-06-17

             


         ( 转载注明来源于www.zgxdwh.com“中國现代文化网” 作者:郭龍)


 




 


 


 


 o上世纪末新文学史料:访谈录(任东华--郭龍 2015,9.初稿。 2020。8。29.。订正 )


       郭龍:在新的崛起面前1


 


 




     o 诗人郭龙简介:郭龙, 号郭侗, 字介甫, 笔名倩雯.1942年9月5日生于南京。 战乱中随父避居

     衡山、安化,定居衡阳市杨家坪。文革中被下放蓝田桥头河,回城后住衡阳市杨家坪3号、演武

     坪难攀楼、解放西路审计局家属楼。乌鲁木齐艺术学院、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毕业。雁城长

     联、洛夫旧居联原创者。书画雕刻艺朮家。中国人民大学文艺思潮研究所《新诗界》杂志首任常

     务副主编,现代诗人。

     1987年12月, 台湾诗刊《创世纪》刊出22家《大陆名诗人作品一百二十首》,收《野葡萄首》,

     以对开版特别版面刊出《送别》、《寻找》。

     1980年是中国新诗崛起的年代。“我是从郭龙的《野葡萄》中感到新诗的崛起,(这两个字曾使多

     少人失去了平静,…)”(谢冕1984,2,16.函)。

     1992年12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诗集《野葡萄的风》。


 



任东华:(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系主任)1980年代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诗歌与诗人尤其令人追捧,请您以过来人的身份,描绘一下当时的盛况,好么?

郭  龙:您好,任东华教授,谢谢您关心中国新诗在新的崛起面前的提问。1980年代确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朦胧诗人风起云涌,年青人到处诗兴溢发:读诗、写诗、评论诗,仿佛隔世的新生,人类文化的春天生机蓬勃。禁锢得太久了,人们长期圧抑在心头的智慧似乎都要抖一抖、嘘一囗长气了。据我耳闻目睹,这场石破天惊的中國新诗崛起的造山运动是北京大学谢冕教授发起的。谢冕教授说:“1978年是中国当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它确立了中国向世界开放的方针,宣告了中国与世界隔绝、闭关锁国的历史的结束”(谢冕《咖啡或者茶》)。1978年1月,《人民文学》刊出现代诗人徐迟让人们震撼的报告文学《哥徳巴赫猜想》;2月,《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相继以特大版面全文转载,波浪壮阔!在人们心中涌起阵阵颤栗;上旬,我写了爱国主义现代抒情长诗《中国,一支嘹亮的歌》. 二月尾,我把手抄诗集《野葡萄》寄往北京大学。信封上写的地址及收件人是: 北京大学中文系任何一位诗的老师收。就这样,信和诗集(后来我才知道)在北京大学校园里辗转了些时日,及至六月下旬,我才在我代课的学校接到北京大学谢冕先生的来信。1978年6月21日,谢冕写出的、在当时并不怎么令人关注的短信,却是以后“朦胧诗”之滥觞。这是谢冕教授与他的老师现代派诗人徐迟敏锐智慧的共同发现和肯定旳结果。1980年5月7日,谢冕教授在《光明日报》刊发出《在新的崛起面前》,尔后孙绍振教授《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以及吉林大学研究生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也相继发表。诗人郑敏认为“新诗第二次革新”从1979年祘起,已“明确应当走出敎条主义的创作观,这自然是正确的,正如‘五四’ 运动要走出过于成熟的文言文…”。迄至1984年,谢冕敎授还这样说:“我记得,我是从郭龙的《野葡萄》中感到新诗崛起,(这两个字曾使多少人失去了平静)在一些人那里,如今是带着轻蔑和鄙视的。但我还是乐于继续使用它, 使用它们最初的信息的──它和顾城的《无名的小花》几乎是同时送到了我的手中,二者有不同,郭龙似乎和中国的传统更接近些,但它们的确在很早的时候便启迪了我的思索。”(1984年2月16日谢冕致郭龙,并转易龙云同志函)


 

任东华:我们不会怀疑,对任何人而言,家族的文化传统往往有益于他们事业的起始与发展。听人说起您的父亲母亲曾有过不平凡的经历,这对于您走上诗歌创作有言传身教的影响么?

郭  龙:父亲郭绍汾(1903-1983),号东曙,原故宮博物院驻南京办事处书家,世称东曙先生,住紫金山西南麓,院子内有藏书楼。先祖世居苏州,祖父系两次落第即弃仕途之秀才,持长竹雕佛像艺术。因循杜甫踪迹,中年“转作潇湘游”南下楚地,避居衡山、安化。郭绍汾早年就读长沙第一师范及苏州东吴大学。自幼习《张迁碑》、《石门颂》、《东方塑画赞》,参《兰亭》,能写手好字,深得清末探花郑沅青睐。郑沅曾任职民国农矿部部长、民国秘书总长。郭经郑引荐,遇书法家于右任, 1933年,郭经于介绍去故宮博物院驻南京办事处任职,及至抗战时期流亡南宁、柳州、衡阳、衡山、蓝田。另,1929年郭在二集团军任冯玉祥文书时, 郭於军中常穿便服, 遇见冯将军时, 可免行军礼。母亲亦善骑马 ,跟随父亲闯天下。军部二栋家属房, 冯家住在后栋郭家在住前栋.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和郭夫人黄雨春极友善, 李常来郭家与黄话家常, 黄和李有着共同的语言与信念。


郑沅写给郭的书法中之对联及中堂,对联下联是:“己公茅屋赋诗来”(对联现存衡阳市博物馆),中堂的落款是“东曙仁兄大雅属正 习叟 沅(印章二枚)” (参见"www.zgxdwh.com 中國现代文化网.现代艺术.郑沅赠郭东曙书法..")。冯玉祥写给郭的对联是“粉骨碎身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上款“东曙仁兄大雅正”。其他有于右任、谭延闿、黄宾虹、章炳麟、来楚生、叶恭绰、吴佩孚等人题给父亲的书法,我对吴佩孚( 时载《中央日报‘吴子玉飘然南下’》(彼拒绝了日本侵畧者的利诱, 保持民族气节,))却隐居在泰山一小庵时写给“绍汾仁兄大雅法正”、“写来得心应手,自己颇为满意(吴子玉致郭绍汾函)”的榜书“豪傑方能开泰运/丈夫务必振乾纲(大帅大印两章)”印象深刻。我当时希望能在这捆书画中找到鲁迅的手迹,於是我问父亲有没有要鲁迅写字?父亲说“鲁迅是北京女子师范的讲师,懒得要他写什么字。”


听母亲讲,幼小的时候,我在院子里失踪了很久,院子门是关锁着的,全家人在院子草地、各房间都找遍了,最后在后栋有板楼梯的藏书楼上意外找到了,说我正坐在木地板上,用母亲的针线绣刺一幅似兰草的图案,旁边还放了两册不知怎么从陡峭的书架上取下来的线装画册,这使母亲和大人们都惊诧了。以后我的家庭教育就从那时开始:父亲找出了一册散本分类单装套封的《芥子园画传》,母亲给我点背《古诗十九首》、《千家诗》、《声律启蒙》,以后,《诗综》也摆在一个孩子的枕畔。母亲叫黄雨春,曾在金陵女子职专习苏绣,宋庆龄是她的校长。母亲的言行就常以偶像为榜样。我的私塾教育就在母亲的温存与严厉中度过,她所点的功课如果背不出来,就得跪在地上,直到能背好为止。这是家规, 有时我是含着眼泪去实践的。


  我接触新诗是从何其芳的《预言》开始,那时我已离开了父母隨长兄迁徙南方,长兄希望我长大后做一名育人的北大教授,不幸长兄因病在武汉去世。二兄就带我来到衡阳,那时我家住杨家坪3号,蒸水河对岸就是“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的石鼓山背面,记得那里还有个石室,两边有一副北宋左凡题刻的“五行”古联“烟锁池塘柳/烽镀江城梅”,极感神祕。对面杨家坪全是青石板铺的向晚的街巷,两旁是古香古色的旧式的木板房,那本何其芳《预言》就是从46号李金山家的一个大木箱里找到的,听说金山父亲李芳原是当县长的,有好几木箱书画。我还在一个大木箱里找了艾青发黄的《大堰河》及汉园三诗人淡绿布面小精装本的《汉园集》。


中学在衡阳市五中(现师院附中)度过。校长王晨牧是位名诗人,我第一次在他那里看到抗战时期诗人艾青(和他通信)的手迹,心中佩服不已。王校长还常画一些山水水墨画,挂在自己的床头的墙壁上,房间的三面书架上有序地排列着古旧芳香的书籍,真一派旖旎的文人风光。听人说他是从《新湖南报》“下放[X1]”的[X2],就因为胡风请他吃过一顿饭而被打成胡风分子,要不是茅盾帮他说了话,或许还会更惨。上初中的一个礼拜六,我在岳屏公园内进“船山图书馆”的古碑林碰到一位彭姓老人,他看见我在读碑上的字迹,就拉着我的手问我上中学几年级了,说我肯定有书香之缘。他还说家有俞平伯给他的信。我惊奇地说,俞平伯可是北京大学的中文系主任!他说你这孩子可真不简单,他没看错人。说俞平伯是他的亲戚,俞家和彭家是结亲的。他希望我能同他一起过江去唐家码头,他家就住那里。他说可送我俞平伯的信和彭玉麟的几件梅花给我保存。我说那太昂贵了我都不敢想…后来他就约我下星期六再在此见,要我一定记住。我受宠若惊,错过了这个星期六,再一个星期六我想去寻访他的时候,却见唐家码头在开追悼会。一打听…,我灵前默哀三跪,落下眼泪。 第二年(1959)我考入偏重于文的船山中学(衡阳市一中)。



任东华:还记得您是如何走上诗歌之路并矢志不移地将哪些文学大师奉为偶像么?

郭  龙:前面我零散地回忆过,我接触新诗是从何其芳的《预言》开始的,记得那是一册很薄的繁体字本,“预言”就是开头的诗,也是诗给我的永远的预言。后来,我开始去搜寻何其芳的相关资料,我失落于《夜歌和白天的歌》,但在一本薄薄的《画梦录》里得到了《预言》同样的陶醉。又读了《诗歌欣赏》、《关于写诗和读诗》,才算是对他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何其芳的诗音韵殊美,但觉得用词方面总似乎华丽了些。接着我在中学文学课本上读到艾青《黎明的通知》、《吹号者》,及以后的《艾青诗选》。艾青早期的诗清新自然,也极具想象力,有一种动人的诗气质。但在用句方面觉得还可以凝炼些。艾青的50%的短诗如《我爱这土地》《黎明的通知》《水车》(诗人王晨牧主持《大刚报》副刊时,艾青在衡阳用夫人的名字‘韦婴’作为笔名发表。)另外还有英国诗人“晦涩王子”William Empson的《Autumn -on Nan-Yueh(With the exiled -universities of Peking)》(长诗),也都写于衡阳乡间。(1938,7,23日艾青从武汉到衡阳、衡山乡村师范,(是湘一女子师范安化籍作家谢冰莹引荐并递的聘书)-直到1940年5月5日离开衡阳(含迁往新宁的 6个半月-即1940,4月中旬离新宁).想不到艾青还在衡山乡村师范教过两年书!(1940,5,1日-4日,艾青离衡前还完成了长诗《火把》的修正稿,并要他的衡阳学生罗存惠在衡阳赶夜帮誊抄一遍,) 原先我只是隐约感觉到他诗中的语言总跟衡阳方言颇接近。第三次走进我视野的是戴望舒、冯至、废名、Wallace Stevens(1879-1955)、卞之琳。在五十年代碑石林立的船山图书馆里,有一本西班牙诗人Federigo Garcia lorca (1899-1936)的诗钞,译者就是平生仅整理了九十七首诗发表的大诗人戴望舒。他之所以大名鼎鼎不仅是由于他的《雨巷》,还因为他有《我用残损的手掌》、《旅思》,以及他译的这册《洛尔伽诗钞》、法国诗人Remy de Gourmont(1858-1915)的《西茉纳集》、及与好友徐元度合译的西班牙诗人J·M·Ruis〈1874-1967)的《西班牙的风景》。


走近裁切本《冯至诗文选集》。內页有作者──鲁迅所言“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的题诗、小记及签名。1976年我作为最早还城的“知青”回到了十年前的杨家坪,我把衣袋里经过了文化浩劫的、这册世界上最小的、用牛皮纸做了外封的、原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十年代初出版的竖排、繁体、橫大32K竖长却只裁有7公分了的《冯至诗文选集》残本,寄去中国社会科学院请冯至先生题辞,并附短简问好。我还说为什么这时代, 总容不下质樸和真诚?这样我就收到了冯至前辈的第一函。年底我去北京看他,我们谈了许多关于诗的细节和历史上新发现的诗人。他还对我回忆了昆明西南联大的事情,他说,西南联大时期是他物质上最艰苦、精神上却最丰富的的时期,他的《十四行集》、《伍子胥》却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为躲避飞机轰炸,他和卞之琳都住在昆明市郊的一个小林场,离上课的地方要步行十多里路,生活虽极紧张,但却是人生最愉快最富有的时期。


废名和Wallace Stevens是影响我诗风格的诗人。废名的《水边》是一册优秀的诗集,可惜他只完成了他风格的一半就过早地去世了,我只能从他的散文得到诗的补偿。Wallace Stevens是最早崇尚中国意象的美利坚现代诗人,他的诗境中透着审美与睿智的哲思。


卞之琳住东四干面胡同东罗圈胡同11号老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402房。礼拜天我与好友郭茂林骑自行车去访问学生时代就与何其芳、李广田合作出版了《汉园集》的北大汉园三诗人之一的卞之琳先生。他祖籍溧水,却岀生在上海崇明岛,后來才被带回海门家中。他说:“自去年香港电视台到我家来拍专题片,以后大陆就常有电视台来‘采访我’,但他们又并不认识我,他们一提起卞之琳的名字,动辄就是‘断章’‘断章’,好象我就只有‘断章’,其余不‘断章’的彷佛什么都没有,真是莫名其妙!”我说,这是文化沙漠的一代,他们认识的只有能够活命的的水,除了水其他当然不必了。但先生的许多诗篇如《尺八》、《距离的组织》、《候鸟问题》,以及译作《西窗集》、《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可是现代文学史上谁也难能逾越的碑。这就是了,又何必强人所难。


关于诗人洛夫首次还乡。“我於八月十七日上午抵衡,只通知大哥、肖牧和你三人,请不要对外宣佈,很怕官方人士到车站来搞什么欢迎”(1988,七.?廾八日洛夫致郭龙函.)(后时间有易动)。我去通知肖牧老人后,肖牧竟四次爬上演武坪七楼居所纠缠,强求要复印洛夫给我的信,我当时没有经验,看到老人可怜便给肖牧复印了一份,想不到洛夫还乡第二天上午在统战部于部长办公桌上看见也有一份信的复印件,这就是后来为什么那天车站月台上接车时竟有那么多熟人的陌生面孔连省作协的也来了的原由。(当时洛夫又是惊诧又是生我的气,我说,你去问那个当作‘特务’看待过的肖牧吧。)那时两岸关系暧昧,洛夫以1987年12月台湾《创世纪》刊出22家大陆名诗人作品的诗友身份,只给我写了一信的,因我跟洛夫从未曾谋面,只是互换过照片,因此我和洛夫都只能凭感觉认出对方。我看到第一位走出14车厢阶梯的是一位高大的戴墨镜与牛崽帽的女性(后来才知道是夫人陈老师)第二位好像有点似照片,我自言自语地念着说 是洛夫吧,洛夫一听,顿时喊起来:“郭龙郭龙!”我赶紧把手举过头去握住洛夫的手,接他踏上衡阳这块四十年未曾踏过的乡土地;我们都久久沉默,眼睛都有点湿。次日中午,洛夫突然对我说“郭龙,你去找个只有三人座的小车,我们去南岳谈诗!(当时肖剑桦也在场)是夜,宿磨镜台1、3号房,我们从晚7点半开始谈诗,直至第二天凌晨2点半钟多。洛夫别后第一次回乡就把世俗踢到一边,心中只有诗。已而,后来他回忆时也对我说:“当然我也有孤傲狷介的一面,这点跟你的性格差不多。”(2015年6月27日,洛夫致郭龙函)


  

任东华:您的诗歌观是什么?在您的心目中什么样的诗歌才是永垂不朽的经典作?

郭  龙:我认为“诗”是中国道文化存在的另类具象形式。“道”的精神在常变、在通向生命的创造精神与自由精神的宇宙意识。这种宇宙意识是审美的、贵族的,是借助境界和韵来表达的,境界和韵的弦外之音,使有限伸展向无限。譬如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常建“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又如拙作“月亮自密叶间棲禽微启的目中/流出浅浅的诡秘的光”〈静境〉,“只是冷峻的半璧看这纷纭的人类星球/背脸转向/亿万光年的宇宙!”〈残月〉。 境界是这一精神的艺術空间构成与延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宇宙意识之元范畴。现代诗的音韵乃指不拘一格的婉转起伏的韵律,而非指原始噪动之节奏。韵律是节奏经过近百年沉淀进化而來的流动美感。故现代诗的韵不在韵脚,或由平仄机械组成的连韵间韵马蹄韵或骈体四六等声韵之镣铐。现代诗传达的不仅是文采,而是一种思想的艺术或绰丰姿的意象后面隐涵的信念。并非其辞藻虚华之饰的硬件组装表现也。


凡文学都是现实的梦土上生长的花朵,Sigmund Freud(1856-1939)与哲学、美学的花朵,所谓“灵感”,其实是凝思的汗水升华在朝雾里的露珠。灵感来自现实,正如诗人的性灵來自诗人真实生命的本质:一条河流的水,由於经过崖石的阻击才有美丽的浪花。我曾在一首诗里说:一切真实的生命都要朝向永恆的极致发展, 当消逝前乃以自己的光,照亮世界。没有真诚就没有美的诗。诗是生生不息地点燃著智慧与情感的真善美之花,它弥漫了世界的芳香就在生命时光中永恒的这千金一刻!如果白天没有阳光 ,梦里又哪儿来的温暖?但诗人是思想意识特剔敏感的人,他至少具有走在时代前面前十年的超越性。 诗人通过意象把世界从混沌与佛道的空无到达有序和谐的理想。而此之前诗人往往只能诗意地栖居在孤独、矜持与否定的生活中,但她会指给你什么是美好和愉悦的未来。博大的诗篇,势必产生或来自轰烈的苦难与博大的生存。诗人的敏感让他有一种预知或先遣意识。然而诗人的才智却让他孤独,他乐意称大多数人为恶劣的伙伴,跟他们一起他感到无聊。当然, 要取得皆大欢喜他很容易办到,可是他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只有诗人才懂得诗人,只有智慧才发现智慧。《老子·33》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即此道也。难怪杜甫怀李白时说:“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青山等待了百年,只因为有一个诗人要从这里走过……


诗人写诗是写给少数人看的,因为诗思只是少数人偶然昙花的一现,诗人得及时把握住它,否则一瞬即逝。诗是人类文化青藏高原上耸峙的冰山。是极难度价值的崇高攀登!诗人一旦登巅则身价不凡。但难为常人能理解。越是诗的就越是个性的,承认他的自然最先还是少数同类,所谓惺惺惜惺惺!诗人势必有本民族语系纵深的古典文学及中外哲学、美学、戏剧、音乐、绘画、民俗学(诗是口语经过美学与机智处理后的特殊语言.还包括诗人的武侠气质,对于中国诗人而言文韬武略是必具的民族情愫).构思一首诗,诗人沉湎于深霄凝思, 像珍珠者摒住呼吸沉没在海的深处,挣扎在水草的纠缠间,在冷清与梦意中寻找一切可能与此类题材有关的道道闪光诗篇一旦写出,最少要让人十年内不敢触及同类题材.当年恃才傲物的李白在黄鹤楼读到崔灏写的诗,不得不肃然起敬,乃以“眼前有景道不得”而离去.多少年后李白游金陵凤凰台时方敢动笔写此七律并跨越了崔灏头重脚轻的黄鹤楼七律。 诗人没有要求人人都懂或人人都喜欢诗,诗发表其实是为了更明白地修改诗,任何艺术都因众华博采与艰苦磨砺而别开生面。石碳由於过早地表现其光热能而一瞬即逝,钻石则是石碳沉默在高温高压之后才发出永恒的稀有之光的,我不赞同白居易把诗念给老妪听, 王维李商隐会把诗的灵感寄寓于愁于酒于俗吗?所谓知音,乃指跟自己水准相当者也。知音难得, 别林斯基说“在人类的天性中有一些细腻柔和的弦,是需要爱惜和小心处理的”。有的人的友情你本已经得到,但当时却不觉得,也不懂得珍惜, 你就会失去它,再也找不着了,诗也是这样。


下面我想说古典诗和现代诗的差别。其差别在于内容与形式:古典诗的形式在对称。(如从比兴的《诗四言》和对句到成熟的唐格律诗。现代诗的形式在均衡。从非对称之《易》象,到古风-宋词—现代诗)。古典诗总喜欢找伙伴(对句),如‘山中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艸萋萋鹦鹉洲’(崔灏);现代诗则是独来独往的;中国古代散文中也有现代诗。如‘水皆漂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宋元思书>),或者说古典诗的形式是诗的,而內容是散文的。譬如杜甫的《绝句》译成英文后外国人再转译成中文是:‘两个黄鸟在柳枝上叫/一群白鸟飞上天空了/窗外山雪未消/门前还停着东吴的船舸’没想到内客竟如许简俗,‘绝句’起二句皆写乌,佔去诗行一半,显得单调和头重脚轻。诗小品的形式也丢失,最后仅剩下平仄、腔调的‘音乐享受’尔。其实现代诗的形式是散文的,内容则是诗的. 如:“完整的一首诗/只写出一半/一半藏在涙水漂过的意象里”(<残月>),殊途岂同归耶?如果由一位现代诗人来重选《唐诗三百首》,则蘅瑭退士本已形成的秩序就会被打破, 而石破天惊地重构出一种质的,艺术的新秩序来。


我想借用〔郭龙《批点授徒必背现代散文选》中《批点朱自清荷塘月色》时说过的一段话来清理一下现代诗语言与古诗语言之间的关系(引自批点朱文片段),“…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朱原文: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似的’删,因句前已有‘仿佛’,‘仿佛’与‘似的’重复)。‘仿佛、似、像、如、般、然’均系喻词simile(明喻)范畴。 而以‘清香’喻‘歌声’则系喻象 metaphor(隐喻)(含换喻metonymy)范畴。此即宋·朱熹所言之“比兴”也。然从喻词到喻象的过程却是文质升华的一种何其漫长的过程。倒像人皆会说“你满嘴的花言巧语”却难得有人说“你满嘴的花团锦簇”。此恰是口语之从喻词到喻象修辞过程的差异、对比与举隅。当现代散文的语态随意蹑足到 metaphor 范畴时便是诗性的了。


最后想谈一下诗的结构:其实每一首诗都有不同形式的结构。这些结构是根据思想内容之差异而异的,起承转合只是隐形的存在。结构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沉淀, 最后才能调整完成。现代诗的语言形式不在唐诗格律式的对称,而在参差的,大起大落的均衡之美。这是由现代人之生存经验和新景象、新思想所决定的。故写好现代诗除了意象, 就诗行的排列而言, 恐怕还需要参悟一些绘画构成之空间灵视常识与训练,如书法落款时所讲究的压章艺术。亦如优秀的武术家不是单凭某派套路去完成那一戳脚一牵手的刹那,谁也不能预先制造一种格式去让灵感穿小鞋或削足适履。但时至今日,似乎还大有人想设置唐诗格律然之“结构”。尽管这是徒劳无益的,唐诗既是顶峰也是终结。因为现代精神和现代智性形而上的思维注定了现代诗的超越性,现代诗的语言、形式总是与时俱进的,我想要说的是:只有诗人才是初具资格的真正诗评家或选家. 只有诗人才能翻译诗。 而且我指的是最少能熟练背诵百首优秀中、外文诗的现代诗人。背诵比阅读更重要!就像诗人可以成为小说家,但小说家不一定能成为诗人。然而陀斯妥耶夫斯基和 James Joyce(1882-1951)是个例外, 因为他们的小说是当诗来写的。卞之琳教授批评过当前之文坛现象:“这几年内地出版社竞出‘鉴赏词典’类书, 重复太多又无新招,好在此风总是长不了。”(卞之琳1980,4,12,致郭龙函)。


诗人每天夜以继日地默默工作,把生命的时间都献给了东方这块美丽又苦难的母亲大地。永远像个小学生那样对生活未来睁开天真的眼睛,以自己的智慧点燃旁人智慧。既做了诗人就要争取走向大诗人的行列,但大诗人是要以创作文本得到前辈大诗人认可的。他们寥若星辰的几首代表作,就是永垂不朽的经典. 如说到废名就想到他‘相晤一室’的《灯》;说到冯至就想到“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冰冷地没有语言”说到戴望舒就想到“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说到叶赛宁就想起黎央译的“离开了青色的露西亚,…池畔的白杨林里三颗星闪烁着/母亲的叹息是深深的”,说到郑愁予,就想到“恰似青的街道向晚”,说到洛夫就想到“间关千里/寄给你一双布鞋/一封无字的信…”。真正的诗人都是真诚和严肃的,都有著鲜明独特的个性。风格即思想即才情即人,当然还包括题材、内容、及语言音乐美感的自由表达与选择。文学非政治附庸,文学是一门独立的艺術。任何国家的文学史,都是以作家創作的艺术文本为发展根基的,21世纪是科学人文文化世纪。东方民族的复兴是优秀的东方人文文化与西方科学理念之解构与复兴。科学没有人文文化是跛足的,正如现今‘科学’西方把人类推向军祸与迷惘。


关于郭龙, 洛夫曾对他的诗及人有过中肯的论定:“你郭龙是诗人中的诗人,侠骨中带柔情,狷介而疏狂,很难容于现实。因您一半是红楼梦中人,另一半则是水浒中人。你的才情极高,诗性横溢,你的抒情诗,鲜有人能及。古典文学修养也非等闲,譬如你为我旧居作的这副对联,还有给岱松作的对联,有逸气奇气, 均属上品。”(洛夫2009年5月21日,致郭龙函)


  


任东华:在1980年代诗坛旗帜林立,刊物众多.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文艺思潮研究所创办的《新诗界》影响颇大,您可否回顾一下您与这本诗歌刊物的关系,以及它对中国新诗的贡献,好么?

郭  龙:中国人民大学文艺思潮研究所主办的《新诗界》创刊于2001年初。6月16日创刊号发式在人大礼堂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文艺思潮研究所周忠厚所长〈何其芳研究专家〉仼总编审, 诗人李青松任主编。副主编是郭龙、陈旭光、谭五昌、谯达摩担任,杂志还聘请了彭燕郊、牛汉、屠岸作为顾问,10月上旬我突然接到出任《新诗界》常务副主编的一纸文书: 


                      新詩界

                      顾 问

               彭燕郊  牛  汉  屠 岸

                      主 编

                     李青松

                    常务副主编 

                     郭 

                     副主编

            陈旭光  谭五昌  谯达摩

                 编 委

            周国平  韩作荣  林  莽

            潭仲池  郭 龙  清  平

            傅 浩  林  童  陈旭光

            李青松  谯达摩  刘文旋

            潭五昌  江  熙  李萍萍

            远  人 陈  君

                 总编审

                 周忠厚            


而此之前,青松主编也未给我打过招呼。於是我遂以主人翁态度来着手重新调整第二期《新诗界》:新辟《卞之琳研究》《周梦蝶专辑》《新诗钩沉》《英汉对译》等栏目,所里还在《诗选刊》(石家庄河北作协),《诗刊》(北京中国作协)2002年1月下半期P.75页.)刊出《新诗界》的组阁讯息:


 

     由彭燕郊、牛汉、屠岸任顾问, 李青松任主编, 郭龙、陈旭光、潭五昌、谯达摩 任副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文艺思潮研究所主办的《新诗界》在北京创刊。《新诗界》  歌与

      诗学丛刊设有“诗人世界”“诗海淘金”“诗人研究”“新诗批评”“诗人访谈”“囯际

      诗坛”“诗学隨笔”“诗人书简”“诗坛动态”等栏目及特稿“20世纪中国新诗大事记”

      集中推出卞之琳、穆旦、谢冕、吴思敬、陈仲义、张清华等诗评家的诗论,该刊装帧精美,

      高贵典雅,该丛刋为季刊定价20元,欢迎来稿 ,欢迎订阅。地址:北京8938信箱《新诗界》

      编辑部〈100089)。《新诗界》第二期亦将出版。


 

关於《新诗界》北斗星奖,其亮点在台湾诗人余光中与洛夫的争议上,那时北京多数人都倾向于虚名满京华的余光中,而余既写‘乡愁’‘黄河’标榜,也写他要‘焚厚厚的二十四史取一点暖’‘中国中国你全令我早衰(敲打乐)’个中大陆对他的为人为文并不了解。他的诗缺乏真挚的古典情怀及民族品格。就拿他用名词和单调的形容词‘小、窄、矮、浅’叠字拼盘的‘乡愁’来说,《乡愁》虽不算余氏诗里最差的篇什,但余光中也还有比‘乡愁’ 作得好的诗,如《初春》、《橄榄核舟》,然而,为什么大陆读者一时却都盲目了呢? 如果说大陆对现代诗的无知是由於十年文化浩劫后沙漠化造成的少见多怪的现象,(百年尚难复兴?)。然则心知肚明的台湾亲美派的诗人余光中倒利用这种无知所造成的童蒙文化心理“在大陆又开始招摇撞谝”(李敖语)则是极不道德的行为。正如余拟声的‘踏踏踢’,他把酒吧躁动的节奏错误地理解成“诗”中“优美”的旋律”,却又平庸如民间‘对面两只鹅,乓啷跳下河’然。可是为何时下大陆某些入流的快板诗人或混混评论家们却偏如此热烈为之叫卖?其实,诗的审美层次上,余光中与洛夫显然是不同一层次的两类诗人。余光中的诗(散文也一样)是作出来的(这与他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及心态心度有关),余诗轻佻浅薄;洛夫的诗是写出来的,洛诗沉实丰腴。洛夫才是真汲取了中西营养的优秀现代诗人。


  《新诗界》筚路蓝缕,拨开云雾,确立了洛夫在中国现代诗中应有的地位.也为2015年四川“李白诗歌奖”铺垫了通向现代诗歌的荣光之路。这就是《新诗界》为中国现代诗所做出的贡献。我所选洛夫代表作是《石榴树》、《窗下》、《烟之外》、《金龙禅寺》、《众荷喧哗》、《午夜削梨》、《与李贺共饮》、《寄鞋》。谁是大诗人?以文本定论, 足矣。


 


任东华:在大陆与台湾的早期文化交流中,文学交流应该比较热火。其中,“诗人唱和”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可否谈谈您与《创世纪》的情缘?

郭  龙:1988年江南艸长的暮春三月,我收到香港诗人王伟民从台北转来给我的两册《创世纪》。这是 1987年12月台湾著名诗刊《创世纪》总第72期为了“两岸唯一连系的文化乡愁”“整合中国现代诗史”而刊出了的二十二家“大陆名诗人作品一百二十首”(后来北京《诗刊》也刊有报导),“希望让创世纪普及世界各地的读者, 对大陆诗坛现状有一个质量并重的完整认识。”这一期封面上是一张成吉思汗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古式版图。内页分古香古色的铜版牛皮纸、白磅纸各一半印制整合装订,两种纸型中各有一个对开排列旳特别版式:白磅纸两个版面对开排列的是《创世纪》三柱之一的诗人张默的十三行,铜版牛皮纸本两个版面对开排列的竟是大陆新诗崛起人的《送别》、《寻找》;大于文字空白的版式,让人想起中国画论里的知白守黑(亦源自道家学说《老子》),以文字存在外的空间来突出文字的存在美。这本《创世纪》杂志的如此版式设计,也为我打开了中国新诗版式审美的新视野。


 


任东华:大约在2003年左右,衡阳文坛热传雁城第一长联的故事,就是您与洛夫先生的联手之作。作为当事人,您是否对这段文坛佳话还有印象?

郭 龙:写雁城长联,纯粹出于偶然。那时《衡阳晚报》评选公布了入选的“市联①”,但我并不认同。因为我始终觉得学习经典(如昆明大观楼联),决非去模仿,而是在跨越。这是我一向的观念,(可惜甲秀楼联、黄鹤楼联等皆在摸仿)要跨越经典才意味着自己可能成为新的经典。这才是所有创造者所必具的野心或矢志。否则,对于可与上帝同坐一起吃果子的创造者来说,那比死亡更可怕。创造者的艺术思维都包含着个人的学问经历、才智个性、人格风格。千古文章未尽才!稿纸上流露的自然仅只是“冰山一角”。记得朦胧诗之初,许多人都在诗里说“寻找我自己”,实际这只是做小说家的态度,做诗人的态度不是这样的,屈原要寻找自己吗?因此要跨越前人,先要做的是对前人已取得的成就懂得尊重与敬畏,然后亲近和熟悉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才能重新发现或改善前人经典之中的弊端。什么是传统?传统不等於从零开始的标新立异。 传统不是雨季带着泥沙短暂泛滥的山洪,或漂满现代白色污染拉圾的一沟绝望的死水。传统是情绪经过时间沉淀后只留下崖石或小石子作底的一条清澈流动的河流。是一种真诚的、严肃的、历史感的、在前人优秀基上的传承、逾越或提高。您说您是天才吗?实际上天才就像人体的身高呢,您以为最高,大概不会超过3米吧, 彼虽然只有1.70米, 但彼若站在前人的前人肩上, 那彼就会有5米的高度,这是因为彼对前人智慧学习的结果。任何一个人,当其奋斗一生去做学问,把学问做到常人所无法理解的高度时即曰‘天’才。无怪乎香港蔡炎培诗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所以精深博大,近人而已’。在这种前提下,写一副雁城人自己的长联,也未尝不可,但需要付出双倍的“移山心力”,因为我们面对的不仅是长联经典,而是整个楹联传统之颠覆与创新,因为我们是现代人。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雁城衡阳,是长我气质、长我智慧旳梦土。熟悉衡阳的每一条冷僻旳街巷和街巷里流传的歌谣也是我的爱宠,我爱这片梦土和梦土上悄悄向我走近又悄悄去了远方的人。这些生活中的偶然,都成为我写雁城长联的理由:“蘅芷凝香,狱岚透翠”。于是,我想就用现代诗手法来写这副现代长联, 首先要重内在气势、重张力, 并尊重长联章法:不允许有两个相同的字,务必做要到“喻必以非类” 这条最基本的修辞原则,以现代诗韵律取代传统“马蹄韵”。2001年元旦,在家里几天,创作完成雁城长联初禞,发于《衡阳晚报》后,又抄了一份寄去远在天涯的洛夫,征求他的修改意见,我说若是通得过,可否为我用行书写出?


(《雁城长联》170字,新闻媒体喻为“雁城第一长联”,见衡阳晚报2003,,8,19日头版头条,总编雷安青副刊主笔周红拟题海啸,新闻专稿美文为诗人群洲手笔。)

 


            ○雁城长联  郭龙撰联 洛夫书丹


           雁阵凌虛       城梧岸綠

           低南楚星雲      近东洲桃浪

           揮垂起幾多崢嶸逸致  抖擻来如許料峭春光

           蘅芷凝香       耒磯吐雪⑽

           嶽嵐透翠⑴      蒸浦沉幽

           七十二峰曷首     數千百誰花

           觀蔡侯漂素⑵     念岣嶁存碑⑾

           子初運籌⑶      疏雨滋菡⑿

           茂叔栽蓮⑷      煙池鎖柳⒀

           船山鑄淨       古塔驚虹

           玉麐梅骨自嶙峋⑸   石鼓籟聲當閃灼⒁

           更那堪農髯負笈⑹   曾無減靄釉堆華

           學府傳薪⑺      霧茶疊碧

           烈忠喋血薦軒轅⑻   醽醁呈馨飄鳥岛⒂

           性靈中        禪靜處⒃

           代出人龙⑼      鐘生地氣

           行空天馬       競秀畫圖 



注釋:(以下均為衡陽之人文地理)


⑴ 參見“畦留夷與揭车兮,雜杜蘅以香草”(《楚辭》),以香草喻人才也 。

⑵ 漢,蔡倫曾任耒陽侯,今有蔡侯祠 。

⑶ 湘衡相市有《武侯祠》,孔明謂“運籌帷幄,吾不如子初”《三国志》,子初, 劉巴之字,衡州人也 。

⑷ 茂叔,周敦頤之字,世稱濂溪先生,彼著有《愛蓮說》, 衡洲瀟湘門南畔有濂溪巷 。

⑸ 玉麟,彭麟之字,清,官至兵部尚書,善繪梅 。

⑹ 農髯,清,書法家曾熙之字,在海上與清道人齊名,張大千曾拜彼為師,行禮如儀時在坐者有李梅庵、

  譚延闓、及大詞人況蕙風等 。

⑺ 1937年8月,北大、清華、南開南遷,組成“長 沙 临时大学”,文學院 設南嶽白龙潭,南嶽的綠色

 群山,保存了中華民族文化最優秀的一部分,“西南聯大”校碑有“暫駐足衡山湘水”句。

⑻  1945年“衡陽保衛戰”為二戰著名自衛戰爭之一,南嶽設有“忠烈祠”。

⑼  參見“開張天岸馬,奇異人中龙”(宋·陳摶聯)。

⑽ 耒、蒸、湘三水匯流處為“合江套”,稱“衡陽之浦”即“瀟湘之浦”也.。

⑾ 岣嶁峰之巔有“禹王碑”被譽為“華夏第一碑”。

⑿ 王船山《瀟湘小八景》即 衡陽八景也, 中有“ 西湖白 蓮、青草漁燈、东洲桃浪 ”。

⒀“衡嶽第一峰”回雁峰,有“煙雨池”,登山遠眺瀟湘煙水,但見来雁、珠輝二塔影與煙波上之鐵橋二

  虹影相映成畫焉。

⒁ 石鼓,“大音希聲”(《老子》),此处“閃灼” 乃借换喻〈 metonymy 〉修辞 ,谓 “石鼓”不是

 一块冰冷的石头 ,而是“大音”天籁,与界牌 釉瓷、南嶽云雾茶构成 声、色、香境 。

⒂ 醽醁,貢酒。作者石破天驚地利用地方名酒之香氣 ,轻而易举就把石鼓和数十里之遙的“百鳥崩雲的

 鳥岛”风光带自然 地 呈现在您的面前。

⒃ 衡嶽佛寺、道觀、書院林立,蔚然大觀,难怪明代學者邱北麟曰:“一觀于衡而天下止觀矣”。斯言

 良有已也。。

⒄ 參見原南京故宮博物院書家郭紹汾先生《夕陽頌》“木欣欣以向荣∕草萋萋而競秀”句。

 


无想洛夫很快就回信了:“您的雁城长联可是大手笔。对古诗词与传统对联我虽不曾精研,却也能感受到此联气势之庞沛、意象之鲜活灵动以及用典之贴切,我除了衷心佩服外,不敢有任何批评,以免‘班门弄斧’之讥也。”后来在长联(石刻)的揭幕式上,洛夫致“答谢辞”时又说:“这幅长联是诗人郭龙的创作,大手笔,每边长达85个字,字字玑珠,气象万千。他把衡阳的名胜古迹、人文地理全都揽了进去,把衡阳的历史与文化编织出一幅既美丽而又含意深刻的图画,现在这幅长联就树立在南岳第一峰回雁峰明清山门之牌坊 ‘上达’古迹侧畔,不但成为衡阳的一块具有文化指标性的纪念碑,也是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 与洛夫合作撰写的另有郭龙题、洛夫亲书的“洛夫旧居联":“曲楚才情洛阳纸/潇湘水月夫子诗",(诗人教授以“洛夫”题赠之嵌字联十余副,洛夫自书者,仅兹一联。并谓:".对联极好,尤其是下联‘水月’二字十分精彩,我以最好的书法来配合你这副最美妙的联.”(洛夫致郭龙2003,8,7函).又, 如郭龙赠新诗界主编岱松联"岱宗极顶禅风近/松径无人冷月边;边款:丁亥秋月洛夫诗歌国际研讨会期间,偕常慧岱松上人下塌凤凰南华山寺,夜半读松窗,风中偶得之"洛夫亦以行书写出之。又郭龙题赠暨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初生教授(古文字学家)之嵌字联“月初疏枝上/兰生幽谷中”等新诗联,因皆出自现代诗人之手,审美中透着幽深邈远的中国文化的古意。


 


任东华:这些年来,您与诗坛交游肯定有许多“趣事”,可否让我们分享一下,如何?

郭  龙:2000年5月18日,接台湾《文化世纪》主编王镇庚老师自故乡苏北宿迁长途电话,王老师说前两天已从香港转机上海,现已抵老家,希望在故乡与我见面后邀我陪他去三峽一游。王先生说“能与诗人一路读山水,实乃平生之一幸事也.”希望我速去宿迁。乘火车,第二天下午即在苏北与王老师见面并住他亲戚家。不想晚上王老师又临时改变计划,说提前岀发,经徐州上汴梁去看清明上河风景和刘少奇纪念堂。次日早餐后他背着一个背包就想走,我叫住他,又要亲戚替他找来一剩矿泉水的纸箱,把背包放在纸箱里,再用扁丝带扎好,才提着纸箱上路,我对他说这样可免得许多麻烦,因为您背着那包很容易被看出是华侨或旅游者,那样您就成了“唐僧肉”,就可能要经历九九之难呢。王老师说,没这么严重吧。我们提了纸箱去火车站,王老师说今天晚上我们宿开封。已而天一亮,王老师还未醒来,我悄悄潛出了门外,我想这是北宋最繁荣的东京汴粱,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汴梁。清晨一个人专去寻觅实物中古老的街巷巡逡,便总能感觉些新颖什么的吧,当我把脚步放轻的时候,我蓦然听到了脚下响起古代钱币挤压的声音!仿佛隔世的呼唤,自地层的更深处…似乎还有古代车马的声音自远而近,纡徐从脚跟绕过,向著远处一个叫作上河的地方?于是我真的俯下身去,让耳朵贴紧着地面了。


 


任东华:在1980年代, 您的诗歌创作可谓先锋的,很多人都对您的诗歌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您如何看待别人对您诗歌的创作特点、分期与定位进行争议与评判,甚至误读的?

郭  龙:谢谢。1978年我寄去北京大学的《野葡萄》只选抄了二十一首短诗和《中国,一支嘹亮的歌》,起初还想用《二十一首短诗和一支嘹亮的歌》作为诗集名。当時我正在读楚图南译惠特曼的《草叶集》,就把寄去北京大学的手抄诗集改名《野葡萄》。后来洛夫又把它改为《野葡萄的风》并为我题写了书名。我想象《草叶集》的“又是生生不息的草叶!” 我取名《野葡萄》是指“野生的葡萄”或“野性的葡萄”,没有人工‘架子’的葡萄: 一任汲取那天光野露、依恃自己的力量生长成熟、芳香而等待到他日重作价的野葡萄。“让它幽悄地从眼底飘过,幽悄地/如果比不上你所喜欢的红苹果”,我这样说其实是带着孤傲的。我的诗集只用《野葡萄的风》一个名字,是因为该诗集是以续増的方式、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我总是用新版淘汰旧版。这样就无形中告诉你一个修改诗的秘密,或许只有最后的版本才算是成熟的诗篇?!诗集的编排也不按照创作时间的先后,细心的读者是可以从风格的起伏分辨出创作时间的先后来的。其实一本诗集的编排艺术,本身就是一首灵动的诗呢,这一点冯至前辈在为我的手抄本诗集補写目录时他早就看出来了。诗人莫砺说,“读你的诗最好是在凌晨二点后开始, 到天亮,一本《野葡萄的风》就在不知不觉的享受中读完了。”茣砺老师所读《野葡萄的风》阅读时间与《野葡萄的风》大部份诗作的创作时间不谋而合。谢谢把我列入1980年“先锋”行列, 但我算不上什么先锋,衡阳有成群结队的先锋诗人和作家队伍,他们都比我年青,有的还很有才气的。我不是先锋诗人或朦胧诗人,也不是衡阳诗人或湖湘诗人,我是在祖国母亲大地生长的、渐而成熟起来的中国现代诗人。我的诗属于这个倔强英勇又多灾多难的民族。谢冕师不是在第二次的通信里就说过:“我很珍爱这生长在母亲大地的带着野性的诗篇”吗?我知道祖国母亲因为爱我才给我这么多苦难,这么多创伤,置我于磨砺而不灭亡。我日夜思念关注著我的诗歌创作的人,他(她)遂是我头顶永远的天空!没有他们,我就不会有信心和坚卓前行的力量。



任东华:诗人谈诗是当代诗坛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现象。在您众多的诗歌中能够得到您与读者的高度认可的代表作为哪些呢?该如何对它们的中心思想、艺术品质与风格特色略作阐释?谢谢。

郭  龙:诗人自己谈诗往往偏颇。但若诗人自己从数百首创作中只挑选出十首以下的诗来作为代表作存档,我想应是可以信赖的,因为诗中冷暖只诗人自己知道。十年前就有诗友要我自选几首诗放到网页上,并标示出自己的真实名字,帮我在新浪网上标示出“郭龙和他的现代诗八题”。但网上已有许多人与我同名,故近新浪在郭龙名字的前面加上了诗人二字:即“诗人郭龙的博客”;下面亦根据新浪“诗人郭龙现代诗八题”稍作调整,遴选诗作为:《静境》《残月》《写意山水二幅:1条幅、2瀑布》《写象二题: 荷塘十三行、山色事件》《给西子》《比萨斜塔》《阿基米德的裸奔》《单人宿舍》,其他略,可参考:《中国现代诗八题》及 附录:谢冕徐迟周梦蝶洛夫等十一家注评。例


    

      o 静境 (载《 20世纪中国新诗分类鉴赏大系》)


      月亮自密叶间栖禽微启的目中  

      流出浅浅的诡秘的光

      夜色沁凉如水

      远树远山远壑的深度只有心象方可探测了

      峡谷那边古典的木桥

      已无人去度

      也不见凌波微步的莲花仙子

      让箫声、更幽地为它缭绕些青藤

      泼墨的湿暗处是阴霾

      是香煙凝碧的三千岁月里万籁俱寂的禅境,神的土地上开出的花朵

      此时. 你若饮著, 醉著,踟蹰於山川

      帽子被吹丢还意气犹初 (注)

      势必有梵音入梦

      势必有断续林泉断续风的潮汐

      掩过松下石枕

        ----

       。(注):见成语《孟嘉落帽》及《任伯年画集?人物风景》- 《深山落帽》。



       o写意山水二幅(1900418,<中央日報>)


        1. 条幅

      寺钟

      有木叶跌落悬崖的那种飘逸

      深秋涧水初涨

      浅底依旧淌着汉魏六朝散文中如许纯净透明的忧伤

      青石的板桥是无霜的  

      却在出牧的羊蹄下感动了一分钟

      又消失了

      断云靉靉向远村的篱笆……

      柴扉缥碧处

      山泉、及著红衫提水的窈窕女子

      恰作了绝笔落款时用“非对称平衡概念*”暗自处理的

      艺术家的神秘思维

              ━─以朱砂印泥

      复制在宣纸的,一个

      刻在石头上的名字

                 

       2 瀑布

      悬崖上灯光敞开的门

      从那里波涛汹涌的传来

      另一世界对我们世界的遥远呼唤

        ——--—

        注:“非对称平衡概念”(asymmetrical balance concept), 即中国画论‘均衡


 


《静境》即王维诗境中的淡定心境。这是一幅以禅、道、佛意念,偶尔写就的文字写意山水。我曾几次试图阐释个中思想及艺术品质,但都失败。故只能引几家评注供参考。又,﹤写意山水二幅﹥(含﹤条幅﹥﹤瀑布﹥)》构成的整体所表现的语言张力是互补的。故“瀑布”虽短,但不宜删去,以免与“条幅”在《写意山水二幅》中之失衡。而《阿基米德的裸奔》、《比萨斜塔》、《单人宿舍》是歌颂人类用智慧去跨越自身的局限而与物同化的生命精神和创造精神的。


然而,当我倾听时, 到处是一片萎蘼之声。还是让《灵感?21.》來作为本文的结尾吧:“不原谅你/ 破天荒一次大胆的凝眸/ 如星月的闪灼/ 林间蚀着死叶与青苔的石径漏下绰约的花朵/凉了鞋跟遂感露重/野色的黎明是一首真实的带淚水的歌…


  


//黑夜消失 ”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5.226.*
留言:  LewisEnrig
111/111    message time: 2024-03-20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4.3.*
留言:  MarcusBus
110/111    message time: 2024-03-20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93.21.49.*
留言:  ErnestLycle
109/111    message time: 2024-03-20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5.74.*
留言:  Charlesscork
108/111    message time: 2024-03-20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85.74.94.*
留言:  Jamesnon
107/111    message time: 2024-03-20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3.74.*
留言:  Kevinzex
106/111    message time: 2024-03-1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3.74.*
留言:  RobertBluch
105/111    message time: 2024-03-1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93.235.158.*
留言:  Winstonrof
104/111    message time: 2024-03-1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93.235.158.*
留言:  Shawnpap
103/111    message time: 2024-03-1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4.115.*
留言:  WilliamClarf
102/111    message time: 2024-03-1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93.20.96.*
留言:  Wallaceviend
101/111    message time: 2024-03-1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94.106.9.*
留言:  Derrickaneni
100/111    message time: 2024-03-1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4.115.*
留言:  Michaelclupe
99/111    message time: 2024-03-1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85.74.6.*
留言:  Parispitly
98/111    message time: 2024-03-1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2.186.*
留言:  AndrewPep
97/111    message time: 2024-03-1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213.247.125.*
留言:  AnthonyCadly
96/111    message time: 2024-03-1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213.247.125.*
留言:  Nathanscurl
95/111    message time: 2024-03-1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213.247.125.*
留言:  Anthonyneilk
94/111    message time: 2024-03-1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93.235.158.*
留言:  Migueltut
93/111    message time: 2024-02-2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93.20.66.*
留言:  Haroldhaupt
92/111    message time: 2024-02-2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93.20.66.*
留言:  MarcusBus
91/111    message time: 2024-02-2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93.20.66.*
留言:  Edwardrug
90/111    message time: 2024-02-10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5.136.*
留言:  Scotttef
89/111    message time: 2024-02-10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213.247.125.*
留言:  MarcusBus
88/111    message time: 2024-02-10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93.20.66.*
留言:  Edwardrug
87/111    message time: 2024-02-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4.115.*
留言:  Jasoncew
86/111    message time: 2024-02-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85.74.6.*
留言:  Edwindap
85/111    message time: 2024-02-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2.206.*
留言:  RichardSturn
84/111    message time: 2024-02-9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93.235.158.*
留言:  Michaelnam
83/111    message time: 2024-02-8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5.74.*
留言:  EdwardLiz
82/111    message time: 2024-02-8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93.20.96.*
留言:  MatthewSkeby
81/111    message time: 2024-02-8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213.247.125.*
留言:  MarcusBus
80/111    message time: 2024-02-8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4.115.*
留言:  Jasoncew
79/111    message time: 2024-02-8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5.226.*
留言:  AndrewPep
78/111    message time: 2024-02-8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213.247.106.*
留言:  JosephGok
77/111    message time: 2024-02-8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213.247.106.*
留言:  Gustavopaf
76/111    message time: 2023-12-6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213.247.106.*
留言:  BrandonLef
75/111    message time: 2023-11-1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93.20.66.*
留言:  RichardSturn
74/111    message time: 2023-10-26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185.74.94.*
留言:  Jameshat
73/111    message time: 2023-10-5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89.235.226.*
留言:  HenryNam
72/111    message time: 2023-09-23
[中国现 代文化-??网友]  IP:5.48.14.*
留言:  eluthowew
71/111    message time: 2021-07-22
[中国现 代文化-匿名网友]  IP:110.128.85.*
留言:  郭龙先生的新诗沉香,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凄美的画卷,那些无言的沉香木,因为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深重的苦难,遂把岁月磨砺出层层叠叠的沉郁又沉郁的微笑的芳香。这也是一种人生少有人达到的超脱境界。应该说,郭龙先生诗作中的禅意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湖南作家谢川谬议。
70/111    message time: 2018-09-18
[中国现 代文化-匿名网友]  IP:110.130.71.*
留言:      我认为,《十三朵罂粟花》这组诗是郭龙先生诗歌中比较特别也尤其重要的一组,听他说考虑到某种原因,曾打算将她们拿下的,如果那样无疑太可惜了。
读乡村小学,让我想起都德的《最后一课》,那种感觉震撼人心,看似清新童稚的画面,却包含着多少深沉的内涵……整组诗的气韵及语境,让人感到沉郁复忧伤,这正是那个年代的氛围特征,只不过诗人通过诗歌解构成带有些许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的美丽画面。(湖南诗人:谢川)
69/111    message time: 2018-06-10
[中国现 代文化-匿名网友]  IP:110.130.71.*
留言:  我认为,《十三朵罂粟花》这组诗是郭龙先生诗歌中比较特别也尤其重要的一组,听他说考虑到某种原因,曾打算将她们拿下的,如果那样无疑太可惜了。
读乡村小学,让我想起都德的《最后一课》,那种感觉震撼人心,看似清新童稚的画面,却包含着多少深沉的内涵……整组诗的气韵及语境,让人感到沉郁复忧伤,这正是那个年代的氛围特征,只不过诗人通过诗歌解构成带有些许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的美丽画面。
68/111    message time: 2018-06-10
[中国现 代文化-匿名网友]  IP:110.130.71.*
留言:  读郭龙先生近作《信念》及《无常》,前者表达了生命极端情形下的坚韧不拔,那种以自身的毁灭所造就的生命之花,不正是美的极致吗?这种傲雪寒梅般的美艳,给人以清新而警省的体验。《无常》则通过阴阳兴替、荣辱盛衰、生死相依等易经哲理,阐述了生命变化莫测,人生把握当下的宽阔胸襟。瞬间即永恒的,永恒即美的,在无常的面前,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还有什么东西不能舍弃呢?生命过程可能被误读,但是生命之美永恒,这或许是诗人所要强调的人生态度。(湖南作家:谢晓衡)
67/111    message time: 2018-06-10
[中国现 代文化-湖南衡阳网友]  IP:42.238.179.*
留言:  星 座
——致诗人郭龙

湖南/谢川


一颗沉默的星
闪烁在璀璨的天穹
穿越黑暗的光芒
写下宇宙最生动的箴言
亿万光年的燃烧
浓缩成瞬间的绽放

你就是这样一个星座
深藏于演武坪狭窄的难攀楼上
用一束采自山谷的野葡萄
安慰那些喧嚣中昏睡的眼睛
没有太多的诠释
早春的风已从心间吹过


(此诗原发表于2017.2.2中国诗歌网)
66/111    message time: 2017-02-15
[中国现 代文化-湖北武汉网友]  IP:171.39.187.*
留言:  郭老师,我的手机重新刷了系统,没有您的联系方式了。见字请复电,谢谢。学生,心宇
65/111    message time: 2016-12-6
[中国现 代文化-湖南衡阳网友]  IP:42.229.33.*
留言:  大凡成大器的人都接受过良好且得法的童年教育,近日拜读了《上世纪末新文学史料: 访谈录 (任东华-郭龙2015,9.初稿. 2016,6,23.订正) 郭龍:在新的崛起面前 1 (上)》,其中谈到郭龙先生的家庭及其幼年教育,感触颇多。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郭龙父母对于郭龙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现代中国眼下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太糟糕了,不妨看看那些有智慧的前辈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吧。
64/111    message time: 2016-10-1
[中国现 代文化-湖南衡阳网友]  IP:110.134.201.*
留言:  高山景行,郭龙先生的现代诗与其同时代优秀诗人一样,标志着二十世纪中国新诗的崛起,而郭龙的诗更是这种崛起的第一声号角,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也就不了解中国诗歌,要不就是带有偏见的选择性的漠视,这对郭龙对中国现代诗都是不公允的。举目当代中国诗坛,你能寻得出几首有文化厚度又有美学和哲学高度的优秀诗歌呢?那种“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之类的文字,除了给你肤浅的视角刺激,还能留下什么呢?而郭龙并不为吸引读者眼球而哗众取宠,他甘守寂寞和孤独,在时下浮躁的世风中,做一个沉静的诗人,这是多么难能可贵!郭龙老师,向您学习!(湖南作家 谢川)
63/111    message time: 2016-09-2
[中国现 代文化-湖南衡阳网友]  IP:110.132.167.*
留言:  诗永远是我最单纯最慰勉的未来,一首诗是生命树上的奇迹: 一个果, 或者鸟。 感谢自己,竟没有在黑暗的河流上丢失自我,因此也不需要寻找自我。
这就是诗人的情怀!湖南诗人牧马人
62/111    message time: 2016-07-31
[中国现 代文化-湖南衡阳网友]  IP:110.132.167.*
留言:  沈二的博客转载了郭龙的一组《早春》,那种久违的味道浸润了初愈者痺而惫的心情,这是一种怎样的诗意与情意啊,你不能不感叹于她的清新与深沉,她的幽远与静美,她的质朴与鲜活,这就是中国的现代诗,在如今的诗坛中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湖南作家 谢川
61/111    message time: 2016-07-31
[中国现 代文化-湖北武汉网友]  IP:219.158.56.*
留言:  年岁越大,经历越多,越是清楚郭老师及其诗篇、思想的价值。中国现代诗人里,郭老师是一座越不过去的大山。
60/111    message time: 2016-07-8
[中国现 代文化-湖南衡阳网友]  IP:110.132.173.*
留言:      这是一瓶怎样的矿泉水?它出自帕米尔悬崖的岩隙之间,受观音净瓶的灵性所浸润。在这里,诗人的所指已远非物象的矿泉水,它已经被赋予了宗教般的纯净与圣洁,折射着弗洛伊德般的智慧之光,这是一种高贵的精神的象征,是诗的最高境界,人性的最高境界。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邂逅,遂成为世俗不可企及的永恒,这或许就是人文与人生的终极意义。
                    (湖南作家:谢晓衡)
59/111    message time: 2016-06-15
[中国现 代文化-湖南衡阳网友]  IP:110.132.173.*
留言:  这是一瓶怎样的矿泉水?它出自帕米尔悬崖的岩隙之间,受观音净瓶的灵性所浸润。在这里,诗人的所指已远非物象的矿泉水,它已经被赋予了宗教般的纯净与圣洁,折射着弗洛伊德般的智慧之光,这是种高贵的精神的象征,是诗的最高境界,人性的最高境界。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邂逅,遂成为世俗不可企及的永恒,这或许就是人文与人生的终及意义。
                    (湖南作家:谢晓衡)
58/111    message time: 2016-06-15
[中国现 代文化-湖南衡阳网友]  IP:110.129.169.*
留言:  帕米尔悬崖下泉水,滋润着诗人的灵感,忘我的千言万语得以弗洛伊德地尽情倾吐,挥洒成充满灵性与智慧的美丽诗篇。问好郭老师!多保重!
57/111    message time: 2016-06-12
[中国现 代文化-湖南衡阳网友]  IP:110.129.169.*
留言:  百度贴吧苍茫的海上
有一片圣洁的月光
这是诗人对于歌斯拉爱浣纱君
诚挚的感激之情
是人文与智慧碰撞的灵光

不知道浣纱君是否看到
或者感受
这不重要
诗歌的负氧离子让每一个人
从中获得静美的滋润

湖南 谢川
56/111    message time: 2016-06-11
[中国现 代文化-湖南衡阳网友]  IP:110.132.207.*
留言:  拜访郭龙先生的网页,欣喜读到先生的新作,在这纷繁而浮躁的时刻,如沐一席清新舒爽的春风。他的诗,空灵、纯粹、有若清泉流过心间,给人安宁而沉醉的感受,你不能不惊叹:郭龙的诗是延续着中国传统诗歌精华又融合了时代新鲜养料及世界文化内涵的前进方向,堪称当下不可多得的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杰作。(湖南作家 谢川)
55/111    message time: 2016-05-12
[中国现 代文化-湖北武汉网友]  IP:219.152.125.*
留言:  郭老师我转走的啊!没想到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老师竟谦逊至此,与我平辈论交!惭愧之至!感动之至!
逃离了晦涩的人间/透著最初的亮丽的火焰/亿万年后依然完整......
纵苦难的岁月/一颗饱含着激情的诗心/亿万年后/依然完整。
54/111    message time: 2016-05-4
[中国现 代文化-湖北武汉网友]  IP:221.4.127.*
留言:  郭老师的诗读过许多遍,总是不忍释卷。意象鲜明,意境悠远。如古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般美妙。郭老师,我来了。
52/111    message time: 2015-11-16
[中国现 代文化-湖南衡阳网友]  IP:110.129.131.*
留言:      一个诗人的学问、个性、才情总决定着诗的品质,像喀拉喀什河冰雪的语言将昆仑山麓大自然赐与的特殊石材磨洗成月光下闪灼的璞玉。任何国家的文学史,都是以作家的创作文本为基础的。文学非政治附庸,文学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现代诗人,当然还是应该以郭龙的现代诗来为《郭龙》作注。
    我们祝福怀抱着诗歌豪情与冰雪高原携手同行的郭龙,在用真情和挚爱书写出更多优美诗篇的同时,收获人生最新最美的无限风光。
48/111    message time: 2015-10-7
[中国现 代文化-广东深圳网友]  IP:183.247.243.*
留言:  祝贺!向郭老师问好,您终于冲破沉默!
47/111    message time: 2015-09-29
[中国现 代文化-新疆喀什网友]  IP:60.193.4.*
留言:  中国现代文化网站“www.zgxdwh.com”( 即“中国现代文化”的拼音首字母 )即将上线,敬请关注。
46/111    message time: 2015-09-15
[中国现 代文化-新疆喀什网友]  IP:60.193.4.*
留言:  test it
45/111    message time: 2015-09-15
共111条留言


 
姓名:  *
电话:  *
邮箱:  *
留言:  *
验证码:    点我刷新
      
 
©2018 中国现代文化
COPYRIGHT 2018 CHINESE MODERN CULTURE     Powered by cjfsy.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史存档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