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 龙中国现代诗八题. 附录 谢冕徐迟周梦蝶洛夫等十一家评注
A 静境 〈载《20世紀中國新詩分類鑒賞大系》〉
月亮自密叶间栖禽微启的目中
流出浅浅的诡秘的光
夜色沁凉如水
远树远山远壑的深度只有心象方可探测了
峡谷那边的木桥, 已无人去度
也不见凌波微步的莲花仙子
让箫声、更幽地为它缭绕些青藤
泼墨的湿暗处是阴霾
是香煙凝碧的三千岁月里万籁俱寂的禅境神的土地绽放的花朵
此时, 你若饮著, 醉著,踟蹰於山川
帽子被吹落还意气犹初(注)
势必在有梵音入梦
势必在断续林泉断续风的潮汐
掩过松下石枕
-
。(注)见成语《孟嘉落帽》及《任伯年画集•人物风景-深山落帽》。
B 比萨斜塔
兹种踏着旋转的地球生生不息的奔走姿式
才不会倒下
Galileo
(伽利略)凝思底风雨攀缘而起的
倾斜的前额:
乃被无数瞻仰的目光磨损
C 写意山水二幅 (1990,4,18<中央日報>)
1 条幅
寺钟
有木叶跌落悬崖的那种飘逸
深秋涧水初涨
浅底依旧透着汉魏六朝散文中如许的清澈与忧伤
青石的板桥是无霜的
却在出牧的羊蹄下感动了一分钟
又消失了
断云靉靉向远村的篱笆…
柴扉缥碧处
有山泉及提水著红衫的窈窕女子
恰作了绝笔落款时借 “asymmetrical balance concept”理念 迟迟处理的
艺术家神秘的思维
━-以朱砂印泥
复制在宣纸的, 一个
刻在石头上的名字
2 瀑布
悬崖上灯光敞开的门
从那里滔滔传来
另一世界对我们世界的遥远呼唤
(注)“asymmetrical
balance concept”(“非对称平衡概念”),即中国画论均衡
* 附,
«条幅»初稿:
1 条幅
(长卷轴)
)
寺钟
有木叶跌落悬崖的那种飘逸
深秋涧水初涨
浅底依旧透着汉魏六朝散文中如许的清白与冷妍
青石的板桥无霜
却在出牧的羊蹄下感动了一分钟
又消失了
断云靉靉向远村的篱笆.┄
柴扉缥碧处
一个提水著红衫的窈窕女子
恰作了绝笔落款时缓缓压上的
朱砂
印章
d 1水边(一式二题 )《上海诗人》作品精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
月出惊山鸟
——王维
千百次来临的黄昏
千百次举过
雪亮的月亮刀
却总割不断热带原始林莽一样粗犷的情丝
深涧的静寂是宿鸟的梦
谁轻轻蹑足而来
叩我的心门
拭红果於我最初的智慧
是风吗?
一瞬间土香扑面
一瞬间潮起潮落,失却一座
深不可测的
天空
2 石边潭
鸟鸣山更幽
━─ 王籍
所有的蓝空气都凛冽为泉水
鱼游枝头
木叶坠向模拟月亮效果的日影
可是谁来了
谁抛冰雪於我清澈的(孩子水中的影子)童年
谁在我们哭泣的时候,留下花朵
(当山色凝碧来不及呼痛)
一瞬间, 风起云涌
浅浅深深时
潭底掷出
補过天的彩石之千道冷色!
E 写象二题
1 荷塘十三行
不知是云走还是山在走
没完没了的旋出一境翠影举起的荷塘
此类晦涩倾向直延续至向晚
轻功夫的那侠者
趺坐在荷叶上
依只管自己垂钓他的垂钓
座边的水珠犹醉未醒
也淡忘了个中的地老天荒
什么时候
才寒蝉般抖擞一下禁锢智慧的冷香呢?
难说。或许就等到雨露有约的夜半
象征主义诗人,
在诠释月亮事故之后
2 山色事件
松子坠落陡峭的幽谷
鸟声便更清幽
幽的极处是瀑涧
是另类鸟声
沉默的、多动的只有蚂蚁
他们巡臂而行,向我
拟诸微电子部队真要访问这块新长出来的
可以走动的土地
我和一匹欹斜的崖石致意, 握手
几乎整整一个下午
其实我只是担心这次事件会把山色带得太远
怕天黑时
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巢
F 阿基米德的裸奔
Eureka!Eureka! ——Arehimedes(注)
阿基米德逃离尘缘的那一瞬
阿基米德从非典型的澡盆或油桶里跃起
一丝不挂
与上帝之灵往返在Syracuse(叙拉古斯)大街闪电雷雨的幽深山谷
真羡慕他那旁若无人的智慧
也旁若无人地在创世纪的曙色里天真舞蹈
在眼睛的河流
照见自己的影子
……世界多么静寂!
地球前额上
每一次思维的闪灼, 都会产生风暴, 让宇宙颤慄
阿基米德疯了!”芸芸众生就这样给他最古典的赞美
●
Eureka为我发现了,阿基米德在浴室里发现流体静力学基本原理时,
他忘了穿衣服,跑在大街上喊“ Eureka! Eureka!”
G 送别─ 给w•y (<創世紀·大陆名诗人作 品一百二十首>》
难为你千山路远携带来清泉
唤醒十年沉睡的沙漠
於是我又梦想着一种单纯的、透明的生活
像星星在碧蓝的天穹眨眼
像岁月在墨水的波上颦笑
可是啊,你这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心爱
茫茫冰雪的 Siberia(西伯利亚)又怎能将你留着?
牛羊在贪恋着篱边的青草
燕子在唱着缱绻的歌
没有离别的话语 &n, bsp;
也没有温暖的枣花的风
就这样寂寞、寂寞地把你送走
[以孤独的方式, 念念勿忘 …]
寂寞的 去吧
寂寞中将会体味到深沉
附录:
◊ 1967,9,4 ,晴.知青袁浩无名氏地把《送别》与戴望舒何其芳等诗作
夹在一自抄的“新诗选”并带给他的高中教师武汉大学被“下放”劳动的教授看, 教授翻着页,如数家珍地微笑说,这首诗我读过,这首诗我背得..,但他在《送别》时停住了,他大声朗读起“牛羊在贪恋着篱边的青草/燕子在唱着缱绻的歌/没有别离的话语 /也没有温暖的枣花的风/就这样寂寞、寂寞地把你送走...”来, 他自责说“我怎么没有读过这首诗呢?怎么没有读到呢? 作者是谁?”又说“你在哪里抄来的呢?”
“文革兵荒马乱中,我在地上捡到一页残书纸随手抄的。”袁浩说。
“那张纸有多大?16k,还是32k?”
“我说不准, 好像有这么大吧…”袁浩自己有些面热了.
“我可以告诉你, 这是反右前的一家大杂志《人民文学》?一大诗人的作品.我怎么没有见到过呢!若以后有机会回武大定去图书馆找到作者的名字?”他说着 就把《送别》抄在记事本上了。袁浩回乡后对我说起这一切,说“你可是大诗人了”!这样,甚至连这位使我成了“大诗人”的大教授的名字都来不及问侯时,我竟痛哭流涙。荒凉的月光下我感到有一种生存的力量把我推向激流的中心! 那迎接我的将是毁灭, 挣扎和还望不见曙色的苍冥彼岸?《倩雯日记》
h 单人宿 舍 (刊在下一期《创世纪》占了两个版面。洛夫)
献给 为了理想而艰苦卓绝的人们
1
远离了母亲的国土
淡泊在 Siberia(西北利亚),风雪的边缘
大雁每次飞过
我想去到一个地方……
2
孤独的情绪
茫茫烟水间
永远不与势利海岸线相切的圆
Delanstan(注①)号沉船海域的缄默
荒岛上的抗争与鲁宾逊
与刻在柱子上的星期五
注① :Ddlanstan,《鲁宾逊漂流记》中的一艘德国沉船,於1914年沉 没
马斯地荒岛附近。
3
孟夏夜的蓝色雾正缓缓走过
山间月明如水
即使小溪的眼睛在斜波闪烁的随意一瞥你之后
也会哭泣的夜晚(因为今晚是如此美丽)
依稀辨出两条青鳊鱼似的影子*
在古典穿线版本《水经注》的透明里
悬空而飘逸
游泳自然
(注):青鳊鱼也称边鱼:1 + 1 = 1,暗示亲蜜、描述了爱情的错觉..
4
“持其志无暴其气”
无限的太平起伏动荡着托起太阳的流体静力每天每天
是比海水还咸的
妈妈的眼泪
5
当作写字台的橙色小木箱 和书籍
和枕边的月光
有一次,吉尼斯纪录
自己拉伸的十万个弹簧的长度(注)
竟是祖先的脊骨。(注)
是从门到窗子的莲花瓶七步(注)
窗子的莲花瓶到门七步的距离
(注1).:指继承及发扬传统。
(注2):竟是祖先的骨脊是说许多积累的书籍都是前辈的骨脊‘经验’,它们可以像春天‘弹簧’那样伸展)
(注3):门到窗的距离为7步。 当然,从窗到门也是,七步(参见(捷克共和国)尤·沃奇克(Yu Vochik)的<绞索套著脖子时的报告>第267号牢房”)。“七步”意味着牢房般的奋斗,太寂寞,我在书籍和窗间放置了一个揷著花枝的瓷瓶。
6
星河系改变了水位
今夜的麦地,轰然响起
遥远的潮汐
势必是单人宿舍窗口的灯光在流淌!
附录 谢冕徐迟周梦蝶洛夫等十一家注评
O 谢冕教授:我很珍爱这生长在母亲大地上的带着野性的诗篇,你的诗, 我送给一位我所尊敬的前辈诗人读了 ,他和我同样地喜欢她。
O 诗人徐迟:这样的诗,还是美的,可以看到的,可以懂得的。
O 诗人周梦蝶:尝自思维,比萨斜塔之斜,比萨斜塔之斜之美,之
所以为美,端在于其“险”而“稳”。道者面对一切逆顺境界, 然夷然,了不为之倾动,殆亦可作如是观。
O 诗人洛夫 他熔铸了幽深邈远的中国文化意境,冷峻健康的审美经
验,传达了这个时代对于未来的信心。
O 吴奔星教授:《条幅》展示的画境峻逸幽远,“缥碧”中透着审
美的暗红,确是可以悬挂起来读的条幅,艺术上诗人采用了大起大落的
瀑流般的语言倾泻,应该说他是借助了绘画与音乐的长处的,他把内容
与形式熔铸成一幅和谐又参差勃郁的整体密相济的笔意与不拘一格的
韵律表达真挚的诗情.其实诗人早在求学时代就致力於国画花鸟及山水
之研习,寒夜孤灯,他再三把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的画册和‘月出惊山
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篱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梧桐的叶儿依依地落 /枫树的叶儿凄凄地红”一起来读。病黄色的
灯光在宣纸上颤栗,我真的感受到中国古典意境中的那种凄凉美丽(郭
龙《谈诗的创造》)(序初版《野葡萄的风》)
O 诗人蔡炎培:诗,还是普普通通一点较好,你的《桐油灯》以令
人吸引,就是你的处理手法,一点都不普通。我只能说,只有厚实的中华大地, 才能承载得住这类厚重的诗章。
O 《诗刊》诗人王燕生:寺钟,板桥,柴扉,萧声,禅境,梵音,一一伸手
可触,幽深邈远的古意,直让人走进中国文化深处月亮自栖禽目中流出
光来,以及提水红衫女恰作了落款时的印章等,是不可多得的妙句。
o诗人欧阳白:禅宗所讲究的那种觉悟与中国传统诗歌的灵感有相当程度的契合,不靠晦涩的典籍而阐明述幽与写长篇论来言说事物,在效率和风格上是非常相似的在洛夫先生的中经常可以感觉到禅的存在,我不敢说郭龙先生是受了他的响 ,但至少可说两人在诗歌的禅的意味上是非常接近的…。
O 《文化世纪》主编王镇庚“〈静境〉让箫声更幽地为它缭绕些青
藤”,以换(metonymy)手法写出了“无人去度”的木桥古老、清冷,
以及“箫声”在山峡间蓬勃灵动的生命力。“三千岁月里万籁俱寂的
禅境”即传说中山涧“莲花仙子出没的幻境, 全诗境界深邃, 有王维
李商隐韵致。
O 哥斯拉爱浣纱:现代人读遍了顾城,却埋没郭龙这样一个优秀的
诗人, 是我们的失败和盲目。
O 任美衡教授:与您谈诗,真是一种无比的精神享受。不但从头端正了我对真正的诗歌之了解,而且还补充了诗歌史上的渚多知识。但愿您继续保持1980年代的诗歌骑士精神,创作更多的好诗,以飨读者和关注您的诗歌创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