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雨花 时间: 2016,12,26 订正稿 〔初刊 2009-08-21〕
|
突然想起郭老师及《野葡萄的风》
郭龍 黄宾虹 均衡 任光 《漁光曲》
|
午后闲来无事,思想开始无边际的漫游,各种人和事渐次浮上心头,有种年华似水、物是人非的慨叹。倏忽间,一个久违的名字如流星般穿透我所有意念的天空,在心里奢靡的开到荼毒---- 郭老师。这让我很惊讶,阔别十几年没有郭老师的音讯,少年求学时期无法理解郭老师的学识与为人,青年时期迫于奔波自己的生活,年少的理想早已折翼,郭老师只如同一道星光,一抹闪电,在我稚嫩的心土浇灌出诗之花来,便再也无痕无迹。今天不知为何,突然想起郭老师,想起那孤独的,然而也是“清新爽人,病中读后顿觉舒暢(冯至语)”的《野生的葡萄的芳香的风<英译文>》来:这现代诗奇诡的野性的精灵!
想到有几种可能得到郭老师近况的方法,然后再一一排除。懊恼之余,忽一转念,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打开百度:输入“郭龙诗集《野葡萄的风》”,却想不到出来了一长溜搜索结果,这使我很惊喜,看到文学界人(也包括他的朋友)为郭老师写的评论文章,事隔十年的时光,我仿佛又回到了绿草如荫的校园,嘈杂的七月蝉鸣里,仿佛看见戴着黑色粗边眼镜的郭老师,匆匆绕过花坛沿着铺満小石孒的幽径走上美朮系教室讲台旳情景,他神采飞扬的讲述带我们走近了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柳条牛、任伯年大写意的春天競飞的燕子与黄宾虹的宿墨的远山深壑。然后我们又仿佛与何其芳一起回到了他上学时的北大——和我们这里一样幽静的校园,“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告诉我那儿的月色, 那儿的 日光/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燕子是怎样地痴恋着綠楊!” 然后,年青的郁达夫也带着他的《沉淪》和‘薄暮’忧郁地走近,又远了…,还有洛夫“穿过这深深的荫覆,四月很浓了/我听见満园的果子搖响如风铃”、还有余光中,“你说这一块最扁/…忽然一弯腰/把它削向水上的童年”还有任光《漁光曲》和大海一样顿抑起伏的律吕,还有Beethoven悲怆的《命运》和壮阔幽婉的《月光》....听郭老师上课是一种心灵的完美感受。他精通文学、绘画、音律,上课时常旁征博引,隋意拈来
胜义纷呈。乍听似乎云里雾里:他一会儿带领我们去穿越遙远的艺朮的苍穹,一会儿带我们去游弋文学浩渺的海洋;一会儿我们去到高山流水的音乐殿堂,一会儿峰回路转,发现自己又依然坐在时间隔水的岸边。后來,蓦然回首,我才懂得,我们美术系从一开始所受的敎育竟是作为一名未來艺朮家成长所必修的美学、哲学课的内涵。作为美朮系的一年级班,我们学习的基础竟是这般的专业、全面、令人欢欣鼓舞。譬如老师说的艺术的最高境界在均衡而不在对称,虽均衡与对称同是平衡的二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然而,艺术上的均衡法则是惟一首选的
‘井字结构’(‘井’的四个交叉点即黄金分割点)。记得老师还同时指出过南京大学程千帆教授在一本小32k的不是太厚的紫色封面的美术理论书里对“均衡”理解的错误,这於我们从此铭刻在心。乃至有几次我们去其他大学美术系高年级班参观学习归来时,我们才突然感到自己知识的富有和美丽,这加强了我们对于未来学习的信心
:一种对自己艺术校园的热爱或卓越感,或者说更多的是学术的 “心灵的孤傲” 吧,这种“心灵的孤傲”正是郭龙老师教给我们的。也成为我们毕业后走向社会的立身资本。也许是十数年之后,我还突然莫明地想起谦逊、博学而让我们引为骄傲的郭老师的缘由吧。特别在意识到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时,他就像我们身后依峙的青山或参天大木的繁枝茂叶:动风的时候,就有许多智识的树叶飘落在我们头上,衣上,带回去便是一首诗。可惜少年任性好玩的本性使我们失落了许多千金一刻的时光!这些失落,也是我走向社会后来才惋惜或领悟到的。漫天的风吹起,拂动了窗外墙角木架上的葡萄藤,我遂有了一种唯美主义的空灵、澄澈。
其实郭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就使我很失望的,那时我正值青春少艾,豆蔻年华,我一直希望有个年轻帅气的男孩做我的班主任才对,没想到盼来的却是衣着普通年近半百的郭老师,还听说是个著名诗人呢,但我当时在郭老师身上从来没看出过半分诗人的特立独行或张扬不羁,反而觉得只是太普通了、太默默和常人无异了。直到有一天,郭老师送给我一本他的诗集《野葡萄的风》,我们惊讶的是:封面竟是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的题签(字苍劲有力,又不失潇洒飘逸),首页竟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诗评家谢冕教授写的序。谢冕教授用这样一段话描述他当时读到郭老师诗集时的感觉:“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这本诗集。差不多是同时,我读到了顾城的《无名的小花》。要是说,我对中国新诗处于绝域而怀有再生的信心,应当承认,是这两个来不及认识的青年的手抄本给了我最初的新诗崛起和发展的启迪。”这时我才知道,站在我面前的普通老师,原来身上却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炫目光环啊, 我和同窗都顿感到郭老师和他诗篇的价值!还有郭老师的那种淡定的,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价值.难怪郭老师第一天就为我们布置了教室:有着大黑版的墙头上是赫然雄伟的“知识就是力量”的红黑相衬的立体大字,三面墙上悬挂的是中国画、西画大匠之名作,还有老师用毛笔写的安格尔的格言“卓越的艺术成就,只有用眼泪才能取得,谁不准备牺牲谁就不会有信心。”而郭老师自己也总是身传言教著的,他和我们一同执著而刻苦。记得有一次他朗诵了普希金的《纪念碑》“我为自己建立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他说“非人工的纪念碑”就是指要通过努力争取为自己建立一座智慧的纪念碑,“青草不再生”就即每天都有人走进你的作品里! 所以诗结尾才说“不要和愚妄的人们空作争论…”,这使我们读懂了我们头顶上无限宽阔的蓝天!如萨都拉登金陵凤凰台所凝眸的:“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从此,教室和画室就这样第一次成了我们共同热爱的温馨家园。及至后来郭老师去了北京,学校尽管连续换了四次班主任老师,但也都只是敷衍了一下全美术分校同学的情绪罢了…。事实上,郭老师是我们生活中偶然遇到的一种生生不息的或欣欣向荣的精神力量。在上世纪90年代的那种大学教育环境,一位优秀的现代诗人的执教本身就是绝无仅有的机缘! 在没有诗人和英雄的年代,一位创造型诗人教师的失去,恐怕是任何百位等闲教授也无法取代的吧。只是造化弄人,为什么偏要在他离去后大家才感到那种珍贵、惋惜和迷惘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横空出世,在谢冕教授的大力推崇下,一大批朦胧诗人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提及朦胧诗以及涉及的诗人,不可避免的要提到顾城,但没有郭老师的名字。这让对郭老师有着知遇之恩的谢冕教授和著名前辈诗人徐迟、冯至,及至后来同是衡阳人的老乡—著名海外诗人洛夫皆深深为之叹惋。顾城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之类为之轰动一时的警句,而郭老师的诗风,受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美学、老庄哲学的影响,虽然也借鉴了西方现代诗的不拘一格的艺术观念,但到底还是趋向于中国传统文学的。但在连繁体字都不太认识的当今人群中,再加上他远离政治,诗的内容也多以田园牧歌,闲云野鹤居多,故今日的诗坛说起“郭龙”,很多人都三缄其口,但凡读过郭老师诗篇的海内外现代诗人们,都无不为他诗中清新、沉郁氛围及神奇的意象所叹折服.我是真的领悟到了“一种隐秘的机缘后面/暗淡眸子的/突然明亮!(郭龍《灵感》)”。
重读郭老师的诗篇,这种感觉既遥远又亲切,就像一张被岁月浸染的宣纸,斑驳的黄色散发出古朴而陈旧的气息,但上面的一山一水、字字珠玑, 又分明是那么熟悉!总仿佛一直就渗在血液深处,从来未曾忘记。当我以不再青涩的眼睛扫过徐徐诗行时,一如既往地从郭老师的诗中捕捉到的是随意可见的清新自然与丰腴静美的现代田园风光。还是用郭老师给我们说过的话來结尾让学生共勉吧,郭老师, 在你生命的颠簸与飘泊之中,我所写的这篇无力的幼稚文字,你也能读到吗?惦记起你的话了,“任何艺术都因博采众华与生活磨砺而别开生面,石碳由于过早表现其光热能而一瞬即逝,钻石则是石碳沉默在高温高压后才发出永恒的稀有之光来的。”
09年8月21日初秋的中午,思绪纷纭,突然想起郭老师和他的《野葡萄的风》,贴此05旧文,2016,2,13.訂正於珞伽山.
o附:诗三首
o 箫声
长满青苔的古树梢头飘下
断续的风
这一夜箫声使我头白
缠绵而又幽远地
缕缕牵肠挂肚的乡愁
如霜如满地相思如唤你不醒时入梦的溪水
来绕着手指旋转
那呼吸着山荫与岩石香味的隽永
将偌大的一圈黄金之月
浸成冰玉
o残月
2
只是冷峻的半壁看这纷纭的人类星球
背脸转向
亿万光年的宇宙
1
完整的一首诗
只写出一半
一半藏在泪水缥过的意象里
o条幅
寺钟
有木叶跌落悬崖的那种飘逸
深秋涧水初涨
浅底依旧透着汉魏六朝散文中如许的参差与澄静
青石的板桥是无霜的
却在出牧的羊蹄下感动了一分钟
又消失了
断云瑷瑷向远村的篱笆
柴扉缥碧处
一个提水著红衫的窈窕女子
恰作了绝笔落款时压上的
朱砂
印章
郭老师生平记事:
郭老师,大名郭龍,号郭侗,笔名倩雯,曾好奇的问他为何要取这个么女性化的笔名,他笑答说《红楼梦》里有丫环晴雯,我取笔名倩雯是借她的的純真和野气喻诗绪, 想来他婉约的诗篇, 就该是晴雯那种天生丽质的女子了. 难怪谢冕教授说“我很珍爱这生长在母亲大地上的带着野性的诗篇。你的诗,我送给了我所尊敬的前辈诗人读了,他和我同样的喜欢她。”不是殊途同归么?
1987年12月台湾《创世纪》“为整合中国现代诗史。希望让创世纪普及世界各地的读者, 对大陆诗坛现状有一个质量并重的完整认识.”而刊出22家《大陆名诗人作品一百二十首》(后来北京诗刊也有报导)收入郭老师《野葡萄》作品四首
1992年诗集《野葡萄的风》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1993年《残月》、《静境》被收入英汉对照《中国新诗金库》
1998年《写意山水二幅》(含《靜境》)被收入《20世纪中国新诗分类鉴赏大系》辞典
2001年,郭老师与洛夫‹书法
›共同撰写《雁城第一长联》:
雁阵凌虚低南楚星云
挥垂起几多峥嵘逸致 蘅芷凝香 岳岚透翠 七十二峰曷首 观蔡侯漂素 子初运筹茂叔栽莲 船山铸净 玉麟梅骨自嶙峋 更那堪农髯负笈 学府传薪 烈忠喋血荐轩辕性灵中
代出人龙 行空天马
城梧岸绿近东洲桃浪
抖擞来如许料峭春光 耒矶吐雪 蒸浦沉幽 数千百簇谁花 念岣嵝存碑 疏雨滋菡烟池锁柳 古塔惊虹 石鼓籁声当闪灼 曾无减霭釉堆华 雾茶叠碧 醽醁呈馨飘鸟岛 禅静处
钟生地气 竞秀画图
媒体评价此联“意象鲜活灵动,用典贴切,文字精辟,气势磅礴,足以概括底蕴深厚的衡阳人文”。
|